close

Odyssey(奧德賽)是希臘伊薩卡島王拉厄耳忒斯之子,曾經參加特洛伊戰爭,是古希臘的戰士也是英雄。

而Nike使用Odyssey這個名稱就是希望運動員能和奧德賽一樣打贏每一場比賽。

Air Zoom Odyssey這款鞋是設計給中重度的過度內旋的跑者,也就是低足弓的跑者。

IMG_3600.JPG

顛覆了一般低足弓的鞋子笨重的形象,讓跑者不會跑得很卡、不順,

重量只有318公克,在眾多過度內旋的跑鞋中非常突出。

鞋面Flymesh包覆感明顯,但厚實的材質,用來通風和散熱的通風孔沒有特別的明顯,透氣能力有待加強,

但柔軟的包覆讓腳感覺非常的舒服。

IMG_3603.JPG

加上Flywire鞋面支撐,讓鞋面不會因為太軟而有拖泥帶水,讓跑者跑起來感覺更順暢。

IMG_3605.JPG

Odyssey中底使用了兩個Zoom Air氣墊,也就是前後腳掌都有Zoom氣墊,

除了Zoom Air以外還有Lunarlon和Cushlon兩個緩衝技術。

IMG_3607.JPG

首先是Zoom Air,這項技術其實已經有超過20年的歷史,

只是Nike的廣告每次都讓人覺得好像是最近才新出的...

跟一般的氣墊差在裡面的填充物,向Air Max的大氣墊裡面是EVA的填充物,

Zoom Air裡面則是一條一條的纖維緊緊拉著氣墊上下兩端,

就像彈簧一樣纖維會先收縮,而離地時會有彈起來的感覺,

也因為Zoom Air氣墊裡的氣壓比起Air Max來的大,所以彈力也比Air Max來的好很多,提供跑者更強勁的動能回饋。

IMG_3610.JPG

odssey.jpg

Zoom Air是提供彈性,前腳掌的Lunarlon中底提供的則是柔軟,

Lunarlon非常的輕也非常的軟,但也不至於說軟到會有陷下去彈不起來的感覺,只是Lunarlon的軟有點影響到Zoom Air的彈性,

因為要有一定的硬度才有彈性,不然力道會被吸收,就沒有反作用力,

我個人是覺得Lunarlon不適合跟Zoom Air結合,會導致Zoom Air失去彈性。

IMG_3608.JPG

腳跟的Cushlon中底給予落第時的穩定,但跟Nike其他系列比起來,Odyssey的Cushlon密度比較高,腳感比較硬。

IMG_3609.JPG

腳跟外露式TPU能避免落地時腳跟的晃動,穩定腳踝

IMG_3611.JPG

IMG_3612.JPG

Odyssey對過度內旋(Overpronation)也就是低足弓的跑者所做的設計叫做Dynamic Support動態支撐系統,利用中底不同密度的設計達到支撐的效果。

Odyssey的設計適合中~重度的低足弓的跑者使用。

通常給重度低足弓跑者使用的設計都擺脫不了「笨重」的形象,Odyssey也算一雙突破過往給人高支撐跑鞋笨重的形象。

IMG_3614.JPG

IMG_3615.JPG

大底兩種不同密度的橡膠,前後腳掌能有不同的感受。

前腳掌是密度較低的Duralon吹製橡膠,密度較低就會比較軟,緩衝也比較好,提供前腳掌落地的跑者更好的緩衝和彈性。

腳跟的部分使用更耐磨、耐操、密度更高的BRS 1000耐磨橡膠

IMG_3622.JPG

前腳掌是較有彈性的Duralon吹製橡膠

IMG_3623.JPG

腳跟則是密度較高的BRS1000耐磨橡膠

IMG_3619.JPG

個人穿著的感覺是鞋面Flymesh加上Flywire支撐大大提升,但透氣度則是有待加強。

中底的部分我覺得前腳掌使用Lunarlon偏軟的材質,雖然緩衝很夠但對於要衝速度的跑者可能會覺得起步的時候會拖泥帶水,

而且Zoom Air氣墊加上Lunarlon這種很軟很軟的材質,削弱Zoom Air彈性,

如果之前穿的是材質較軟的鞋子,腳跟偏硬Cushlon可能會讓你不適應,但這種偏硬的材質提升了落地的穩定性。

腳跟內側的足弓支撐適合重度低足弓和體型較大的跑者。

大底前腳掌橡膠有別於以往厚重又不意彎曲,彈性還不錯。

Odyssey的價格除非有折扣,不然很難下手,售價真的頗高的。

 

這次介紹就到這邊~

如果喜歡的話請幫我按讚和分享,謝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翰’s 不信鞋 的頭像
    翰’s 不信鞋

    不信鞋 翰’s Shoes

    翰’s 不信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