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要來介紹的是Nike Zoom Structure 19,這雙鞋是支撐款,適合扁平足或低足弓的跑者。
主要的科技:
跟Structure 18的不同的是他的鞋面支撐Flywire多了兩條,加強鞋面的支撐性,加上Flymesh的貼合,讓鞋面的舒適度大大提升
中底Cushlon避震材質的吸震能力極佳,腳感很舒服,搭配Zoom Air氣墊的回彈,在中底也不失彈性
中底內側三種不同密度的支撐系統提高舒適度,外層的密度最低,接下來是中間,內層非常的硬,提供足夠的支撐,個人覺得這個設計非常好,不像其他牌子的支撐只是一再的加強內層的密度,Nike的設計有三種密度,提供不同的位置需求
大底的橡膠非常的耐磨,測試了30多公里,磨損不明顯; 鞋子的重量非常的輕, 讓跑者在訓練時可以減少足部的負擔,讓訓練可以更長更久,下面是Structure 19的個個科技的介紹。
Flymesh鞋面+Flywire支撐=舒適+靈活
因為Flymesh的質料偏軟,所以Nike在鞋身兩旁加上了Flywire支撐條加強鞋面的支撐力,讓跑者穿起來感覺有很軟的包覆
但因為有Flywire的支撐再跑的時候又不會覺得拖泥帶水,尤其在很多人跑步的市區跑步,有時要閃避路上的行人,也有可能需要閃避車子,如果只有又軟又舒適的鞋面可能在急停或一些左右的橫移時會覺得使不上力來,所以鞋子的鞋面本身要很軟很舒適也要有著適當的支撐,才能跑得更舒服也更靈活,這個組合Flymesh和Flywire都有達到標準,我個人很喜歡這個組合。
Cushlon中底+Zoom Air氣墊=柔軟+彈性
Cushlon本身就比較軟,所以Nike在Cushlon中底再加上有強勁彈性Zoom Air,Cushlon讓跑者可以有著很好的緩衝,Zoom Air尼龍氣墊的回彈讓跑者不必擔心跑距離較長的練習的時候會感覺跑在沙灘上,每一步都能有彈性的反饋。
Cushlon這個中底緩衝科技是一種發泡材質,踩起來非常的軟,只要一穿上就可以感受到它的柔軟和舒適感。Cushlon也用在其他的慢跑鞋或籃球鞋,像是Pegasus系列、Elite系列...等都是,如果Nike能加強Cushlon的彈性,可以軟中帶彈性,那一定會更棒!
Zoom Air是Nike在1995年的一大躍進,在氣墊裡加入尼龍纖維,並且減少了氣墊的體積更加貼近地面,在落地時重量會擠壓Zoom Air的氣室,裡面的尼龍纖維也會被擠壓,離地時尼龍纖維會快速地回復原狀,產生強大的彈性回饋,讓跑者的每一步都充滿能量。
Zoom Structure 19的Zoom Air氣室是分佈在前腳掌,Zoom Air給予跑者在在離地時強大的動能回饋
白色的材質就是Cushlon,整片的Cushlon加上Zoom Air,是非常好的搭配
Dynamic Support(Triple Density)支撐
Structure 19跟上一代(Structure 18)一樣都使用三種密度(Triple Density)的支撐系統,跟其他鞋款不同的地方就是一般的支撐科技都只用兩種密度,而Structure 19的三種密度讓跑者感覺不是硬把足弓撐起來,而是溫和的撐著,也比兩種密度的支撐舒適許多。
這個長得很像積木,上面寫著Dynmic Support就是整個跑鞋支撐系統的主角
從鞋子的外側到內側,密度依序是低>中>高,內側的密度最高,提供跑者足夠的支撐
大底Crash Rail+Waffle Outsole
Crash Rail被用在很多的跑鞋的大底,它能讓跑者在落地時更穩定,並且提供強勁的抓地力,大底外側的兩條橡膠的地方就是大多跑者落地時會時常撞擊的地方,這就是Crash Rail的主要設計能讓雙腳能更舒服落地
Crash Rail的主要成分就是Nike的BRS碳像素橡膠,BRS橡膠很耐磨,很常在Nike的跑鞋上看到;其他跑鞋通常通常都寫BRS 1000,只是Strcture 19沒有刻意寫上
前腳掌Waffle顆粒可以讓跑者再向前蹬的時候有更好的抓地力,這邊前腳掌也有做一些切割,讓跑鞋能更靈活
Waffle外底是Nike的一項重要科技,普遍使用在跑鞋和休閒鞋,本身這個大底的材質就偏軟,同時也能緩衝落地時的力道
總結
*Strcture 19這雙鞋適合需要足弓支撐的跑者
*適合平常一般路跑訓練
*中底偏軟,不利於比賽加速,如果要拚速度不推這雙
*這雙鞋在Runners World的評分如下(滿分100):
前腳掌緩震:61
後腳跟緩震:92
穩定性(支撐):99
如果這篇文章有幫助到你請幫我按讚或分享,感謝~
留言列表